影視圈感情




一個導演,一輩子最好的作品是自己的處女作。


這句話,從前徐靜蕾很不想承認,到現在,她不再否認。



無知者無畏。


比起此後電影中刻意為之的手法和技巧,質樸的情感才是更打動人心的部分。



女兒是父親的前世情人。


不同於母親溫潤細緻的愛,父親的愛,總是顯得深沉而寂寞。


小於從小跟母親相依為命,父母婚姻的不幸,對小魚帶來深深的影響。



寡言少語,總是冷冷的。


母親常常唸叨,「我怎麼養了你這麼個孩子,像誰呀」



上高中時,母親因意外離世後,小於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父親老於,開始和他生活在一起。


老於像個大俠,一副遊戲江湖的樣子,抽菸,喝大酒,和朋友合夥開酒吧。



對什麼都是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沒有人知道他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瀟瀟灑灑,無牽無掛。


但,再混蛋的爸爸也是個爸爸。



小於母親說老於,什麼也不信,什麼也不愛。


老於一下子就反駁,我愛你啊。


而當小於再反問他,你愛我媽嗎?老於搖搖頭,說了句“不知道”。



父親對女兒的愛,就是這麼天經地義,沒別的,你是我生的。


即便像黃老邪這樣離經叛道、性情孤僻的人,明明發誓不練成九陰真經,絕不離桃花島一步。


可為了找尋女兒黃蓉,也不得不打破自己的誓言。


老於也是這樣。


一人生活慣了的糙漢子,可以耐心地收拾起屋子裡的角角落落,雖然得到的,只是小於一通數落。



做飯,參加家長會,跟女兒談心。



照顧外孫,他一男人,可以跟保姆嘮叨那些個嬰兒吐奶、換尿布的細節。



大半夜,為了不打擾女兒睡覺,自己一人抱著外孫在樓道裡哄他睡覺。


愛屋才及烏。


甚至於一次漫不經心的聊天,聽到女兒記得自己的樣子,那臉上的興奮,藏也藏不住。



但小於並不懂。


父親於她而言,十幾年沒見過,突然一下子蹦出來,就像個最熟悉的陌生人。


脆弱,無助,都被她倔強地擱在心裡。


表面上,她可以跟他沒大沒小,說著不鹹不淡的吐槽話,實心裡,父親沒給過他想要的安全感。



他就像一陣風,風哪裡有方向呢?


十幾年,一下子蹦出來,蹲監獄,又是幾年,小於結婚,又是幾年。


和他安安穩穩在一起生活的光景,太短。


她想哭了,讓老於出去,自己把門關上,抱著自己哭。



她找男朋友了,叫老於來家吃頓飯。


面對老於對男朋友不留情面的數落,只淡淡一句,“你走吧”。


父女之間,最難的相處,是自己和自己的博弈。



這部《我和爸爸》,是徐靜蕾的導演處女作,也是導演葉大鷹的演員處女作。


當時她跟葉大鷹唸叨這個劇本時,就覺得葉大鷹很貼合片中的父親。



有意思的是,當初葉大鷹在當導演之前,先考慮的是做演員。


後來發現自己幹不了演員這一行,才開始導演之路。



看到老徐的劇本時,老於內心的細膩與他生活狀態存在的巨大反差,讓葉大鷹十分揪心。


出於此,葉大鷹才琢磨著當回演員試試。


片中好幾處哭戲,有時老徐都未必能恰到好處地詮釋,但葉大鷹總是能特別自然地表達。



除了葉大鷹,片中的配角、龍套,幾乎都是老徐的朋友。


姜文,蘇小明,張一白,張元,張亞東。


亮眼的配角,十分給力。



姜文



《我和爸爸》以情動人,其動容和心痛的部分,在於主人公的“失去”。


偏偏這個爸爸,總也抓不住。


就像她說的那句,“你要是再出什麼事兒的話,我會恨你一輩子”。



房子只是房子,房子有家人,房子才是家。


其實生活,有時,真的不是詩和遠方。


而人也總是遲鈍,總是在失去之後,才懂得珍惜。



從前,老於費心思地對小於好,跟她說這“別以為苦出身就樸實、長得擰巴就不花了”這些經驗之談。


可小於不懂,也隱隱地帶著拒絕。


在她終於自己做了母親,才體會到為人父母的不易。



人這一輩子,就是一個輪迴。


赤條條來,赤條條去,從嬰兒長成大人,再從大人退化到老小孩。


人說“子欲養而親不待”,失去之後的追悔莫及,最傷心。


最珍貴,不在遙不可及的未來,也不在從前,只在稍縱即逝的現在,和最近的身邊。


文章來源: 第一娛樂圈


知性-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進盒子裡 的頭像
    進盒子裡

    劉喬安の愛情小語、愛情小說診療室(24H)

    進盒子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