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感情





“電影新浪潮之父”安德烈·巴贊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


電影是現實的漸近線。


這句話的意思,大概是電影比其他的藝術媒介,更為確切的接近現實,而作為表達的媒介卻又不與之相交。


所以電影似乎比書籍、音樂更直接帶給我們情緒,無論是欣喜、悲傷、恐懼或者感動。



老阿爾弗雷德在《天堂電影院》裡告訴多多:“電影不是生活,生活比電影苦。”


燒麥想推薦這部電影,看完之後大概不會有“生活比電影苦”的感覺。


娓娓道來的敘事方式,只會讓你感覺到暖,暖到心裡的暖——


《埃塞爾與歐內斯特 》


Ethel & Ernest



《埃塞爾與歐內斯特 》又名《倫敦一家人》,本片改編自Raymond Briggs的暢銷繪本。


講述他的父母親一生的故事。


沒有過度的煽情,也沒有驚心動魄的大事;流水賬一般的生活平淡無奇;


能夠帶給觀眾感動的,也許是這份細水流長下的真實



埃塞爾歐內斯特兩人一個是大戶人家的侍女,一個是送奶工。


埃塞爾不經意間往窗外抖灰的動作,被歐內斯特以為是跟他打招呼。



於是,上班路上的歐內斯特如紳士一般脫帽致意。


兩人就此相識,並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每天都進行著同樣的“儀式”。



沒過多久,勇敢的歐內斯特帶著美麗的鮮花主動上門拜訪,邀請埃塞爾一起看電影。


性格開朗的埃塞爾沒有絲毫扭捏,開心的答應了他的邀請。



於是乎,沒有任何的阻礙與三角戀情,兩人順其自然地交往,也順其自然地結婚



婚後的兩人有了自己的新房子,儘管貸款高昂、儘管剛買的大房子空空蕩蕩;


但兩人深厚的感情還有對未來的憧憬,使這一切都變成了動力,也變成一起努力的理由。



隨著屋子裡的傢俱慢慢充實,這個兩人世界也迎來了新的成員:一個有著自然捲金發的男孩。


男孩生性活潑,與他父親一般愛唱愛跳。



就這樣,一家三口其樂融融,時光隨著歐內斯特的髮際線一同流逝。


在接下去的43年時間裡,男孩逐漸長大成家,埃塞爾和歐內斯特也隨著時間慢慢衰老,最後在同一年內先後安詳逝去。



《埃塞爾與歐內斯特》最令人感動的是它的真誠與真實,而這些情緒的釋放,都來自於細節


通過細節所呈現出來的情感,似乎打破了文化之間的隔閡。


讓燒麥清晰的感受到,電影中的埃塞爾似乎不是遠在地球另一端的英格蘭婦女,而就是在我們身邊的媽媽、奶奶。


她們的關心與擔憂,如出一轍;比如急不可耐地要做個窗簾,把門口醜陋的水管給遮住。



小孩做錯了事情自己可以罵,但是鄰居問起來,卻會毫無猶豫地拒絕。



凡此種種,一個沒有那麼高的文化程度,但是心底善良的人物深入人心。


影片中還有許多充斥著正能量的鏡頭,讓人會心一笑,也倍感欣慰。


比如埃塞爾生產的時候,急急忙忙的歐內斯特趕過來,開口問的,都是母親的安危。



埃塞爾聽到兒媳無法生育之後,雖然悲傷,但更多是心疼自己的親人。



《埃塞爾與歐內斯特》另外一個可貴的地方,不僅描述了兩個人相愛的一生,也描繪了這幾十年來的英國歷史


時代的車輪滾滾前行,而他們的生活裡的點點滴滴,就像隨著時代颳起的風,吹進那個需要還款到1955年的房子。


他們經歷了戰爭,在戰火下頑強的生存。



支援自己的國家,直到戰爭勝利。



擁有自己的電視機,並用這臺電視機觀看了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



大時代背景左右著他們的生活,卻也沒有辦法改變兩個相愛之人生活下去的勇氣與決心。


電影裡面無處不在的細節處理,讓這部平淡無奇,沒有高潮的電影並不顯得無聊。反而更加有味道。


生活並非沒有悲傷、沒有痛苦。但是埃塞爾與歐內斯特面對悲傷與痛苦的方法,就是一次次的擁抱。



還有一次次相吻。



有人說,得了阿爾茨海默症的病人,第一個忘記的是自己最愛的人。


電影最後,得了阿爾茨海默症的埃塞爾忘記了陪伴他一輩子的歐內斯特。


以為他是什麼“維克託·麥格拉格倫”。



“維克託·麥格拉格倫”是誰?


原來,是他們第一次看電影時,歐內斯特最喜歡的明星啊!



《埃塞爾與歐內斯特 》的一生,似乎是大多數普通人一生的寫照。


我們的存在與逝去似乎只有親人知道,也只有親人懷念,但這已經足夠。


平平淡淡,細水流長。



想看的,b站有。

文章來源: BOSS電影


致命的吸引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進盒子裡 的頭像
    進盒子裡

    劉喬安の愛情小語、愛情小說診療室(24H)

    進盒子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